皖西学院在国家、安徽省有关转型发展的政策指引下,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双轮驱动,扎根大别山,一步一个脚印,探索了一条革命老区高校的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2009年获批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4年又一次跻身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大胆探索地方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道路,找准自身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整体推进、高端发力,创造性地提出“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科研创新特区”、“人才特区”三个特区发展理念,并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将“三个特区”建设纳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以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待遇,使“特区”在学校人才培养、科研管理、人才人事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了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条《安徽:精确分类引导高校特色转型》报道指出,“较引人关注的是,安徽将推动皖西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转变”,“安徽一些地方高校已经走在向应用型转型的路上,比如,地处大别山区的皖西学院,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发展得有声有色”。
深入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
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自“升本”后以来,一直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使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度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突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2014年,学校出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启动“专业特区”建设。“专业特区”是在本科专业中遴选产学研基础良好、教学改革成效明显的专业,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师评聘、教研与科研课题申报、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鼓励二级学院在这些专业人才培养中,自主探索,大胆改革和创新,促进该专业建成“高水平”,并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在全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当年择优遴选制药工程、土木工程、网络工程、旅游管理4个专业进入“特区”,不断深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高素质‘双能型’师资队伍、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八大探索任务,鼓励自主探索,勇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与政府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如制药工程专业构建了“四轮驱动、四面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教育资源由政府资源、企业资源、校本资源、学生资源四部分组成,形成“四面体”的立体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网络工程专业构建了“一轴、两翼、三结合、四不断”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一轴),按照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两翼)方式培养,专业与行业结合、课程与技术结合、实践与岗位结合(三结合),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在能力提升和素质拓展方面采用四年不间断企业培养(四不断),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的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企业培养四年不间断,实现办学空间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等。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学校推进二期“特区”建设,法学、财务管理两个专业进入特区。
“专业特区”建设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丰收。以“专业特区”为引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多元主体、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特区专业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40余个;建成了占地10亩的霍山石斛示范园以及含有581种植物的大别山药用植物园。近三年,特区专业学生有200多人次在各类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种获奖;目前学校有28个学生团队项目、9个教师项目成功入驻六安大学科技园进行孵化和成果转化。在两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皖西学院取得国赛铜奖3项、省赛金奖5项,奖项总数和综合排序位列全省高校前列(2015年首届大赛为全省第2名);在2017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该校代表队取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的骄人成绩。
精准推进“科研创新特区”建设,打造应用型科研高地
如何走出一条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新路,皖西学院有自己的探索。学校通过设立“科研创新特区”,将科研工作深度融入地方主导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唯论文、项目论英雄,走应用性科研发展道路,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别山上”。
“科研创新特区”本着“鼓励创新,重点突破,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的基本原则,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高水平的应用研究、高水平的服务社会及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主动对接安徽与六安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以应用性研究为着力点,以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为基本路径,以应用性平台为支撑,重点打造建设3个左右独具特色的特区载体,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服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培特色,谋实效,将“科研创新特区”打造成学校应用型科研的制高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大别山林下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科研创新特区,坚持“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服务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思路,推出了一批以霍山石斛产业化开发为典型代表的标志性成果:获批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制定2项国家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产业年产值10亿元;2014年“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2016连续两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六安市唯一的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2017年,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安徽省“学院”层次的高校仅2所)。2017年《科技日报》以《大别山深处书写闪耀传奇》等为题两次报道该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创新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打造人才与学科发展高地
2016年,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高端人才建设目标,聚焦学校“十三五”期间“两特一点”(即专业特区、科研特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点)发展亟需,学校提出“人才特区”建设构想,经过酝酿论证,出台了《“人才特区”建设暂行办法》,正式启动“人才特区”建设,聚焦高水平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亟需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双能双师型”人才,实施“大别山学者计划”,推进大别山学者、大别山工匠和大别山团队三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建设,以“一事一议”方式,依据合约进行管理与考核,精准打造人才高峰与学科专业发展高地。
2017年,学校组建安徽省高校领军一类人才1人、二类人才2人、三类人才2人的“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安徽省高校共5个,“学院”层次的高校仅皖西学院1所),推荐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已通过初评。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增加了博士、教授的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费和人才津贴,提高了紧缺人才的待遇。2016年引进博士5人,毕业回校工作博士4人;2017年引进博士12人,另有5名博士毕业回校工作。同时,学校大力实施“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双能型”师资队伍的认证、培训培养、评价与激励等制度,构建了以能力为主线,融多种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双能型”教师综合认定考评标准及激励措施。近三年,共选派107名教师到企(事)业进修、挂职,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科研一线外聘技术专长人才200多人。“双能型”师资逐年稳步增长,有力地保障了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的需要。近期,皖西学院利用安徽省实施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成功获批318个人才编制周转池计划,内有“人才特区”设计,外有周转池政策保障,相信“十三五”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会有更大改观。
皖西学院地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是700多万老区人民唯一的本科高校。学校深度融入国家和安徽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以“三个特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在深度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发展中,大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形成了引发全国众多高校关注的“皖院现象、皖院经验、皖院精神、皖院道路”,近年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所高校的参观访问,实现了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安徽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多次把皖西学院誉为“六安人自己的北大、清华”。
目前,皖西学院正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汇聚全院智慧,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建设,努力使学改革发展事业再上新台阶!